前陣子女兒參加了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所主辦的成語比賽, 這項比賽是連續的第二年在灣區舉辦, 每一組依年紀來劃分, 由兩位組員所組成, 幾個月前在校長的詢問之下, 姐姐的這班在年紀上還屬於初級組, 連姐姐在內共四人派出了兩隊, 另外在較大的中級組, 學校另外又派出了三組, 在考前的這段時間裡, 每週都得要額外撥出時間來練習, 在國外長大的孩子, 使用成語的機會很少, 平時孩子們私下討論, 也幾乎都是用英文來解釋成語的意思, 姐姐的中文在她班上, 應該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可要她來背成語, 難度上還不小, 平時還得靠我們大人想辦法來替她加強印象.
今年的初級組, 共計有19組報名, 主辦單位為了想讓各隊都多點參與感, 原先是要在第一關筆試後, 就刷掉只剩8隊進行複賽, 但臨時更動賽制, 讓全部隊伍都能有至少參加複賽舉牌題的機會. 筆試的考法, 就是全體學員坐在大禮堂的舞台上, 聽著事先預錄好的播音來作答, 據女兒和多位應考的小孩說, 現場的收音並不好, 題目聽得並不清楚.
老公當天帶著爸媽和小仔, 在附近的餐館, 約了爸媽的老友聚餐, 吃完後就近也來文教中心看比賽, 那時正要開始進入複賽, 所以全部的人都進了會場, 來聽聽看舉牌題的題目. 複賽的題目則全部也都是預錄的, 不過是影片內容, 其中還有幾題脫離了成語的範圍, 考得是更深的國學常識, 像是其中有一題是在講人們常說了夜深為"三更半夜", 三更代表著從晚上的11點到凌晨1點, 那一個晚上總共有幾個更, 我就答錯了耶.
這次來參賽, 才發現別的中文學校是有備而來, 不少我們覺得有點程度的題目, 別隊都答對了, 每答對一題得10分, 答錯一題還要倒扣5分, 隊員若沒把握可選擇不答題, 這樣就不加也不扣分, 最後姐姐這一隊在這一輪裡分數不高, 我們在下面看得五味雜陳, 因為若加上了筆試分數成績無法進決賽, 我們就可以提前離開了.
攝於等待成績揭曉前, 大家心中已經覺得進入決賽的機率不高了.
今年中級組的隊伍的表現比較好, 還有隊伍打入前三名, 明年女兒若還是要參賽, 就已經只能報名中級組了, 雖然這回沒有得到名次, 但整個準備參賽到當天比賽的過程, 我們大人是覺得很有意義, 畢竟女兒因此也學會了很多成語呀, 練習語文就是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平時我們在家都和小孩講國語, 就是希望他們至少還有個講中文的環境, 姐姐一向在這方面沒什麼問題, 但是自從弟弟長大後, 姐弟之間的對話就越來越多英文出現, 這讓我和老公很頭大, 也不知道我們這份堅持還能堅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