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中, 帶著大家看了家附近公園的豆梨, 在這一篇中則紀錄著上個月院中賞花兼賞鳥的一些照片, 平時我不常拍鳥兒, 不過每年三月的花季, 我將單眼換上高倍鏡, 以方便我照位於高處的花朵後, 就很少再換回低倍鏡, 有時透過家中的玻璃門發現鳥蹤, 運氣好的話, 就這麼也拍到了一些鳥類活動的照片, 有些還挺可愛的, 因此和大家分享.
在前一篇文章中, 帶著大家看了家附近公園的豆梨, 在這一篇中則紀錄著上個月院中賞花兼賞鳥的一些照片, 平時我不常拍鳥兒, 不過每年三月的花季, 我將單眼換上高倍鏡, 以方便我照位於高處的花朵後, 就很少再換回低倍鏡, 有時透過家中的玻璃門發現鳥蹤, 運氣好的話, 就這麼也拍到了一些鳥類活動的照片, 有些還挺可愛的, 因此和大家分享.
家中的金蓮花, 每年都會自行重現, 因為年年都有得欣賞, 不知不覺就認為已在網誌中專文介紹, 其實多年前曾經特別花了點功夫, 又多種了好幾種色彩變化的金蓮花, 那時曾在文章中提到, 不過大部份的品種, 在幾年後就再度銷聲匿跡, 目前家中最常見的就是深紅和鮮橘的兩種顏色, 尤其是鮮橘色的品種, 更是十多年來很穩定的每年都會出現, 在這兒也首次專文來分享.
馬德拉藍薊的英文原名Pride of Maderia, 是馬德拉的驕傲, 馬德拉是何許人也? 其實這兒指的並不是人, 而是位於北大西洋上, 北非西北角摩洛哥外海的馬德拉島, 目前是屬於葡萄牙管轄下的自治區, 雖然在地質上馬德拉島是屬於非洲版塊, 但從歷史文化, 政治到種族都和歐洲更為親近. 馬德拉島和其南方, 屬於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是我院中一些植物的原生地, 又是景色優美的渡假勝地, 讓我對這一區的印象很好, 希望有朝一日能上島走走.
今年的3月23號, 當我從室內往窗外的紫藤盆栽瞧時, 發現了枝子上出現了花苞, 這下子真是太興奮, 幾乎要奪淚而出了啦, 趕忙跑到院子仔細端倪, 這一刻真是等了太久太久, 雖然心中已覺得當初從種籽即種下的紫藤植株, 近年來在盆中已長得有些粗壯, 若要開花也應該是遲早的事, 但每年總是不敢抱當年就要開花的指望, 因為覺得實在是過得太久, 我還特別到部落格中查詢, 結果最早的一篇是在2017年提到將"種了好幾年的紫藤換盆", 所以估計從種下到開花, 花了我8到10年的光景, 這不是10年磨一劍, 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明證嗎?
凌霄花有不少種, 但大部份是莖很柔軟的攀爬植物, 每當花季來臨, 整個植株上就開滿了鮮橘色像喇叭般的花朵, 很受蜂鳥的歡迎. 家中這種像是灌木的品種, 中文名稱還是這次寫文時才查出來的, 叫做"硬骨凌霄花".
鴨跖草應該是一種大家常見的植物, 主要分佈在熱帶, 但也不乏適合在溫帶和亞熱帶生存的品種, 家中這種品種, 正面是頗為普通的綠色, 不把葉片翻過來, 完全看不出來背面是漂亮的紫色, 鴨跖草有葉子正反面和莖全為紫色的品種, 而我用照片去查家中這種品種的名稱, 只查出最接近的紫背鴨跖草, 紫背鴨跖草顧名思義葉片背面是紫色, 但正面卻有銀白色的條紋, 和家中這種全綠的又不同.
每年進入秋季, 就是家中墨西哥鼠尾草全年花季的最盛期, 種了已十多年的這棵墨西哥鼠尾草, 就種在車庫門外的角落, 或許是地點選的好, 開得一年比一年旺, 目前已長得好大的一叢, 很吸引路人的側目呢. 今年的暑假, 我也在前院的大改造中, 親手種下了另一棵墨西哥鼠尾草, 期待將來院中的色彩更為璀璨. 這篇中的照片, 是紀錄了過去三年間, 家中四種鼠尾草的照片, 我目前還想物色別種品種的鼠尾草, 希望能找到好看的多年生品種.
今年的冬天又冷又濕, 家中的溫帶果樹中, 向來最晚開花的梨樹, 今年更是拖到近三月下旬, 樹上才開始冒出綠意, 大量的花苞隨後即出現, 之後數週的花期期間, 雨勢也比較和緩, 所以感覺今年樹上的小梨子還挺多的, 整棵樹到了五月看起來綠油油的長得格外漂亮呢.
今年的冬天, 適合戶外活動的日子不多, 窩在家中都快長霉了, 好不容易三月中旬的週休, 老天成全地給了個沒有下雨的日子, 腦海中轉了轉, 竟然想不出什麼地方, 離家不會太遠, 又對我們還蠻新鮮的地方, 最後拖到下午, 再不出門就不用出門了, 這才全家去巷口的公園晃晃. 有陣子就連巷口的公園都沒來走了, 這才發現以前我們很喜歡的一排豆梨樹, 竟然全部被砍掉, 真是太吃驚了, 以前我們最愛拍的角度不見了, 還挺悵然所失, 不知這排長得特別漂亮的豆梨樹惹到誰了?
不少網友應該對這棵紫葉李花很有印象了, 每年我自己也很期待它的花季, 今年同樣因為雨多的緣故, 覺得花季結束得太快, 好在我所住的城市, 紫葉李花在不少地方都拿來當作行道樹, 而家中的這棵, 每年的花期都特別晚, 所以看完了外面的, 再來看家中的, 足足也欣賞了快一個月吧?
2023年到目前為止, 是個非常潮溼的季節, 因為雨下得多, 花期被迫縮短, 老實說大部份院中的花, 我根本無暇仔細欣賞幾回, 就已經過了最好看的階段, 這一篇中的照片, 集中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 滿意的照片不多, 大家隨意看看嘍.
天竺葵有好幾個優點, 像是花期長, 花色多, 繁殖又容易, 向來就是婆婆最愛栽種的植物, 而每回看到天竺葵, 也總是讓我想起同樣熱愛園藝的婆婆, 目前院中的好幾種天竺葵, 也都是接手婆婆當年的寶貝呢.
這次夏天回台, 幾乎錯過了黑莓百合的花季, 黑莓百合的學名是射干, 大家應該對這名字更為熟悉, 從2020年下半年的種籽, 到今年的年中開花, 近兩年等待的時光, 本來應該是件很喜悅的事, 但因為開出來的淡黃色花朵, 和預期中的鮮橘加上豹紋班紅點的模樣很不相同, 所以心情其實是有點失望的.
今年紫葉李花綻放的那幾週, 幾乎沒下什麼大雨, 所以花季比較長, 成全了愛賞花的我. 這篇的照片集中在二月中旬到三月上旬, 我是直到前幾天, 突然才想到忘記發文, 怪的是電腦裡固定放照片的檔案夾不翼而飛, 所以在花了些時間找檔案, 最後才發現檔案夾, 被我無心之下移到了別處, 好在找了回來, 這才能和大家分享.
今年早春的天氣變幻莫測, 家中的恐龍李樹, 至少早了半個月, 開始看到枝頭冒出綠意, 雖然之後天氣又回冷, 但因為花季期間, 幾乎沒碰上什麼雨天, 原先還有著花朵會被風雨打落的顧慮, 在天候的成全下, 今年的花季開得很理想, 讓我又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了.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 是原生於北美的蜂香薄荷, 又叫做美洲薄荷,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薄荷屬的植物, 不過它的花卻比一般的薄荷來得顯眼,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 是野生香檸檬(Wild Bergam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