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首次認真來種秋葵這種作物, 也開始瞭解秋葵的特性, 最深刻的一課就是秋葵實在好喜歡熱天氣, 灣區的晝夜溫差大, 只怕是個不利秋葵生長的因素, 今年的結論就是, 下次若是再種秋葵, 我一定全程種在盆中然後擺在花房內, 因為移出花房的所有秋葵, 都沒有好下場.
今年是首次認真來種秋葵這種作物, 也開始瞭解秋葵的特性, 最深刻的一課就是秋葵實在好喜歡熱天氣, 灣區的晝夜溫差大, 只怕是個不利秋葵生長的因素, 今年的結論就是, 下次若是再種秋葵, 我一定全程種在盆中然後擺在花房內, 因為移出花房的所有秋葵, 都沒有好下場.
上圖這碧綠的葉片, 是今年首次嚐試種的"草莓菠菜", 第一次看到這名稱, 就已經吸引了我的目光, 由於當初郵購時, 並沒有看到照片, 只是單憑說明而產生興趣, 光是想到這種葉菜, 還可以結出莓子般的果實, 就覺得好有趣, 大家若是想看這果實的, 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去年阿公阿嬤留了不少的空心菜種籽, 所以今年才初暖時就開始播種, 有的直接種在院中, 有的則用容器來盆栽, 只不過之後的天氣一直以偏涼的日子居多, 這些發了芽的菜苗, 感覺長得不太好, 進入了6月, 天氣這才真的越來越熱, 這些空心菜也一下子長大不少, 尤其是盆栽的空心菜長得特別好, 猜想是這樣的方式, 菜苗可以吸收到較多水份的緣故.
去年秋天試種青江菜, 由於覺得這種蔬菜, 應該菜蟲很愛吃吧, 所以從播種後, 就"嚴加伺候", 每日三巡不敢怠慢, 其實這是誇張的形容啦, 不過是真的不敢輕忽院子的各式昆蟲, 所以全程都是以盆栽伺候.
進入12月後, 秋初所播種的各式葉菜類, 也開始陸續收成, 今年入秋後溫度跌得慢, 所以頭一個月, 常遭到蟲害, 事後猜想是昆蟲還在活躍期, 所以得時常檢視抓菜蟲, 這在去年同時並沒有發生. 今天首先要介紹的橄欖菜(芥藍菜), 所受到蟲害較小, 雖是第二回嚐試, 卻是第一回能收成, 前幾天在家吃火鍋, 直接用熱熱的湯頭燙來吃, 滋味真是無與倫比, 真的很高興能吃到自家種的橄欖菜.
今年阿公阿嬤夏天來灣區渡假, 也帶了一些自己在台灣收成的空心菜種籽, 而且還是兩種不同的空心菜, 之前我曾有一年在此地的華人超市買了空心菜, 將一些看起來較粗壯的枝子, 經水耕後種入後院, 還曾經成功過, 不過從種籽種起, 這回真的是第一次, 阿公先種了一批在小盆子裡, 盆下還有底盆裝水, 上圖是種了一個月左右吧, 看起來已經可以收成了.
不少人應該從小吃零食可樂果蠶豆酥, 可有幾個人見過蠶豆的模樣? 就算是看過蠶豆模樣的, 又有幾個是看過蠶豆還在豆莢內的樣子? 這或許就不難解釋, 去年秋天我們種了一批蠶豆, 目前在大豐收的情形之下, 我分了一部份給幾位朋友, 朋友的反應就是怎麼我家種什麼都長成這麼大, 原來是她們把蠶豆莢看成了四季豆了呢. 據說因為蠶豆的經濟效益並不大, 所以在台灣似乎也是不常見.
上面我手裡拿著的綠花椰菜, 已經比Alan的臉還大了, 這是去年秋天自家的收成, 原本家中的綠花椰菜植株, 在經歷了幾個寒暑後還存活, 已經很讓家人驚喜了, 沒想到在去年夏天經過修剪後, 新長出來的花椰菜尺寸像是麵糰發酵般地變大又變大, 植株本身也是一年壯於一年, 目前已經進入了第三還是第四年, 自己都有點搞不清楚了.
原本以為芹菜是一年生的蔬菜, 所以根本沒有預期家中所種的台式芹菜可以熬過去年寒流的酷寒, 也不知道是不是種的地點理想, 在經過一個冬天後, 原先種芹菜的這一區, 看到發出更多的新枝, 而頭一年長出的植株, 更是頭好壯壯的感覺, 一片漂亮的青翠頗為吸睛呢.
好一陣子沒有更新院子的蔬菜作物啦, 去年秋天種了不少葉菜, 其中也包括了少蟲害的芥菜, 種籽的來源除了來自前一年自家的收成, 也將再前一年郵購剩下的種籽通通用掉, 由於量還不少我就分了兩區種, 首圖是我和Alan在去年10月的時候照的, 那時第一批種下的剛可以收成.
前陣子和大家介紹了水菜,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另外幾種今年首次嚐試的葉菜, 首先出場的是油菜, 看到油菜我第一個聯想到的畫面就是油菜花, 油菜的種類挺多, 不過我們所郵購的這一種, 是屬於較好種, 適合夏末秋初時播種的品種.
自從去年的秋天, 意外的發現在秋天播種的葉菜類植物像是香菜和芥菜, 長得都比在春天時所播種的好之後, 就打了這樣的念頭, 打算在今年秋天, 好好地選一些葉菜類來玩玩, 過去幾年來大家應該常看到我所寫的自家院子收成蔬果的文章, 不過這其中屬於葉菜類的收成, 比例還真的是很低.
前年的秋天, 在園藝店買了綠花椰菜的幼苗來種, 原以為是一年生的這種蔬菜, 在去年秋天, 原有的其中三棵又重新長出, 而且變得更大更壯, 屬於冬季作物的花椰菜, 讓我們今年從冬天一直到現在, 家中都有穩定的產量, 平均一週可以採兩次, 可以算是家中綠色蔬菜裡最爭氣的了.
種菜種了幾年, 還是第一次在種葉菜類, 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9月初時灑的種籽, 或許在各方面都配合得不錯, 眼看著一天比一天茁壯, 這其中還不斷地疏苗, 看著一大片青翠的芥菜葉不斷長大, 還真是很賞心悅目.
今年家中的豆類生長狀況極不理想, 早在年初院子整建完畢後, 我們就在苗圃上灑了一包四季豆, 一包長豆的種籽, 根據我們去年的經驗, 種豆類就是要種很多棵, 這才能端得上餐桌, 不過今年落到塞塞牙縫的下場, 真是跌破我們的眼鏡.
這次是第一次嚐試種綠花椰菜, 花椰菜, 小甘藍都是屬於此地的冬季蔬菜, 所以早在去年的9月拜訪Alden Lane園藝店時, 就買了6棵小苗, 由於院子在進行增高苗圃和補土的工程, 打算完工後再來使用, 所以這一季的蔬菜, 幾乎都是種在盆子裡.
前些時日在同一天, 一口氣採收了幾種院子的蔬菜, 在這裡也一併作介紹吧. 這些蔬菜每種都有它背後的故事, 採收的量雖不多, 但有幾種還是第一次吃到自家所種的, 大家看到上面的這一盆, 除了最明顯的蕃茄外, 可以認出來有什麼葉菜嗎?
這種看起來像是不起眼的野草, 竟然也是高級歐式餐廳裡的盤中物!! 今年3月在義式餐廳Il Fornaio, 對這種名為arugula的蔬菜,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天所吃的美食裡, 在生菜沙拉中和披薩上, 都出現了這種有著特殊風味的青菜, 所以之後在賣場看到在賣種籽, 亳不考慮的就買了一包, 打算當成今年菜園裡的新嚐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