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期間去海灘玩沙後, 我們一家就前來在不遠處的這座植物園, 植物園是附屬於加州州立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的校園外圍地帶, 園內根據地中海型氣候的加州, 卻是針對了南半球的地中海型氣候區, 像是澳洲, 紐西蘭, 南非, 智利等地的植物為大宗, 好多植物都是前所未見, 再加上適逢花季, 留下了超棒的印象呢.
我們當天參觀, 更是遇上了每月的第一個週二的免費日, 運氣實在太好, 即使是免費日, 似乎不太多人知道這片瑰寶, 來參觀的人很少, 可惜的是因為疫情, 園內的販賣部當天並沒有開放, 要不然現場可以購買一些少見的植物.
我們先參觀的是澳洲區, 這片園內長著好多又高又怪的植物, 共計有超過二千種植物, 也是澳洲外最大的澳洲花園, 這棵巨大的樹, 長著橘紅色像刷子一般的花, 中文是"小葉佛塔樹(Banksia Ericifolia)".
猛一看上面這棵大樹, 真的會嚇一跳, 好像樹上站了很多毛絨絨的動物. 我用軟體來鑑別照片, 出來的結果也以為我在找動物的資訊呢, 實在是透著詭異氣氛的植物.
這一棵植物的葉子和上面那一棵不同, 但同樣長著黑黑的毛, 成熟後的模樣也很驚人, 竟好像長出爪子或嘴巴耳朵的模樣, 中文似乎是"鋸齒佛塔樹(Banksia Serrata), 又有個俗名為"老人佛塔樹", 還好當時是大白天的, 不過因為整個澳洲花園杳無人跡, 當時其實是有想走快點, 呵呵.
這棵葉片呈放射狀, 果實在中間的部位, 應該也是佛塔樹的一種, 植物園還以這植物的造型作為其商標.
這種奇怪的果實, 查了是一種名為"Cajeput"樹的果實, 找了中文竟是我熟悉的"白千層", 當天因為把心思都在看果實上, 竟然對整棵植物沒留下印象, 以前從未看過白千層的果實, 所以正確與否還得再確認.
因為四下無人, 開始想要把口罩脫掉了.
查了資料, 上面這是屬於豆科的植物, 英文名是"Pultenaea", 也是澳洲特產, 長得像是灌木般的植物.
這又是一種佛塔樹, 英文名為"Banksia Sessilis", 又有個別名叫做Parrot Bush, 翻成中文就是鸚鵡木吧.
園內也有著不少屬於銀樺屬(Grevillea)的植物.
開著像鈴噹似的"Darwinia Lejostyla", 算是這一區看來很"正常"的了, 又有著"高山鈴噹"之名, 其實仔細看它的葉子, 就可看出葉子又小又肥, 屬於乾燥型氣候的產物.
這名為"Isopogon"的花, 查不出中文名, 但俗名Coneflower就有名得多, 查了中文名為"紫錐菊".
上面這種沒見過的植物, 應該也是一種菊花, 白紅漸層式的花朵很吸睛, 說它是一種野花好像也成立, 感覺是很耐旱的植物, 買回家可能不太容易照顧呢.
這好像是尤加利樹的果實.
兩小這時看到大樹下有張椅子, 早就迫不及待地坐下, 好個雅座, 看得就連我都覺得拿本書坐在那兒應該很棒, 不過這會兒還有不少植物想要欣賞, 就把兩小暫時寄放在那兒嚕.
植物不管大小, 葉片不管是針葉或闊葉, 一些花開起來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 猜想大概都屬於同一家族吧. 看到背景裡那棵樹的果實嗎? 真覺得造物者很神奇.
這棵開著紅白雙色小花的"Chamelaucium Ciliatum", 我是特別在現場將名字也拍下來, 查了中文叫做"西澳臘花", 在現場我看得入迷, 恨不得能搬一棵回家啊! 這植物感覺和家中種的茶樹應該有點關係, 不過這花比茶樹的花還要小.
繞了一圏回來, 發現兩小還坐在樹下, 遠遠地和他們打了聲招呼, 繼續逛下去.
這張照片無法避免照到名牌, 查了資料這是屬於西澳的原生品種, 翻成中文應該是"花環花"吧, 因為英文中有formosa, 特別留了心, 可是應該和台灣沒有任何關係.
長在不起眼角落的這棵"紅火球帝王花(Telopea speciosissima)", 它的花無疑是非常地搶眼呀!!
藍色的花環花實在是很特殊, 旁邊還特別插了一個紅牌子, 表示販賣部有在販售這種植物, 哎呀! 真是無緣.
這花就看起來比較熟, 應該是屬於茶樹的一種.
這種雜交的茶樹品種, 灌木上竟然長著一顆顆像是金屬色澤的果實, 我覺得有點像螺絲釘.
不知不覺中在這澳洲花園區逛了好久, 四下不時傳出奇特的蟲嗚, 而且也不時看到爬動的小蜥蝪, 處處感受到這像是異次元的世界呢.
實在是太喜歡這座植物園了, 接下來還想看看紐西蘭, 巴西以及其它的園區呢, 就此在這兒打住, 將照片分成上下兩篇, 下回再來介紹剩下所見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