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兒子去年秋天加入了奧克蘭青年交響樂團, 平時就又多了項規律的作息, 上個月樂團又進行了加入樂團後的第二回公演, 不同於去年11月的那場演奏會, 這次是將整團的成員打散編成小組, 總共近30組的組合, 分成兩週來表演, 為了這回的公演, 樂團規定所有的成員, 兩場演奏會都得全程參與, 再加上還要綵排, 兩個週休就這樣渡過的.
平時每週的團練, 地點離家並不遠, 但這次正式的演出地點, 卻是在奧克蘭, 東灣奧克蘭這個大城, 我們平時一年也不見得會去一次, 再加上印象中奧克蘭是個犯罪率很高的地方, 還沒去前其實會因為陌生而會有點擔憂, 這次演出的地點, 是在奧克蘭的第一公理會教堂, 教堂看起來室內室外都似乎比兒子在英國演出的教堂還氣派, 不過在城中區停車不易, 好在我們到的也算早, 能夠在教堂旁的一所小學校找到車位.
這次兒子演奏的曲目, 是莫扎特的弦樂四重奏No 4, k157, 被安排在當天倒數第二組, 當天聽了很多種樂器的樂音, 尤其是平時幾乎沒什麼機會聽到的各式管樂器, 覺得是次頗為有趣的演奏會.
這張照片是在綵排日所拍, 所以兒子身著便服.
演奏會的當天, 我們是從教堂的邊門進入, 讓兒子直接先進入後台準備.
趁著演奏會還沒開始的時候, 在室內照了些照片. 樂團成員此時都在後台.
二樓觀眾席正中央, 有活動相關人員在負責錄影.
這次演奏會的組合, 有好幾組都是安排長笛(Flute), 單簧管(Clarinet),和雙簧管(Oboe)的三重奏, 除了長笛因為是橫著吹比較好認, 後兩者的外觀我幾乎認不出差別, 這次為了寫文特別去查了這兩種樂器的分別, 除了音色的特質不同, 兩者吹的調性也不太一樣, 因為這場奏會, 我才發現這三種樂器真是好麻吉, 吹出的樂音好協調.
人長得太高來拉低音大提琴, 看起來是在駝背的狀態下演奏, 好像不是很舒服?
當天出現最多的表演組合, 還是弦樂四重奏.
演奏會分成上下兩部份, 中間有休息時段, 前後參加了兩週的演奏會, 兒子參加的是第一週的表演, 覺得時間掌控得比較不好, 中場休息了很久, 我看兒子身著西裝在舞台附近走前走後, 就順便偷拍.
下半場開始前, 由指揮發表感性演說.
比較少看到的弦樂五重奏.
終於等到兒子上場, 感覺高手環伺之下, 他狀況有點緊綳, 肢體放不太開, 期待他可以一次比一次更好.
兒子雖然喜歡彈奏樂器, 但我覺得他付出的時間還是偏低, 學習樂器除非是超有天份, 還是得要靠不斷的練習呀! 這幾年應該是他接觸樂器最密集的時光, 將來他上了大學, 或甚至畢業就業, 再回來看看這幾年的照片, 一定會相當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