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和大家介紹了水菜,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另外幾種今年首次嚐試的葉菜, 首先出場的是油菜, 看到油菜我第一個聯想到的畫面就是油菜花, 油菜的種類挺多, 不過我們所郵購的這一種, 是屬於較好種, 適合夏末秋初時播種的品種.
育苗幾週之後, 老公就將發出的幼苗除了在院子各處種下, 並且在種茶花的大花盆內也植入一批幼苗, 結果今年秋天我們能夠收成油菜, 還真多虧了這批種在茶花盆內的, 其餘種在院子各處的幼苗, 大概都在短短2-3天內全部陣亡, 禍首我想大概是蝸牛吧, 剛發現這現象的時候, 真的是要昏倒呀.
雖然沒法量產, 但每隔一陣子收成, 也可以現炒一盤上桌, 有了這樣的經驗, 就知道葉菜類還蠻適合盆栽的, 或許下次就不用這麼麻煩, 就直接將種籽灑在花盆就好了.
和油菜相比, 茼蒿菜就好種多了, 原因是蟲不太吃, 不過家中的茼蒿, 長得就不如市面上來得高大, 好在不減其美味, 真沒想到茼蒿菜的特殊味道, 竟然連蟲都不愛, 那真是太好了.
看到茼蒿菜, 第一個念頭就是拿來當冬天的火鍋料, 看來今年的冬天吃火鍋, 還可以吃幾次自家產的茼蒿.
最後要來介紹的, 我想台灣應該很少見, 英文名為Swiss Chard, 適當的翻譯應該是"瑞士甜菜", 網上另有"彩色菾菜/根菾菜/莙薘菜"等不同的稱呼, 不過我覺得這種菜實在長得很像去年我種的甜菜, 所以覺得"瑞士甜菜"這個名稱比較好記, 和甜菜一樣, 這同樣也是昆蟲很不愛吃的一種葉菜, 對我來說就是大利多.
和甜菜不同的是, 甜菜的營養都在根部, 吃的是屬於地下的部份, 而瑞士甜菜則完全是吃地上的部份, 並沒有肥大的菜根, 這讓我有點好奇, 去年的時候沒有試著去嚐甜菜葉, 不知和這瑞士甜菜葉有什麼不同, 搞不好也可以吃哪.
瑞士甜菜的莖, 有著多彩的顏色, 不過家中收成的, 不是紅就是黃兩種顏色, 看網上介紹有人拿來和肉一起燉, 猜想是因為瑞士甜菜吃起來味道雖然像菠菜, 但口感並沒有菠菜那麼嫩, 所以燉起來也不會稀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