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苣除了有著美麗的花朵, 這些年來我也聽說了它是種多用途的藥草, 好幾年來一直想要種, 終於在今年排上, 原生在地中海沿岸的琉璃苣, 想必加州也是非常適合種植, 當初看種籽包裝上寫著種在全日照或是有部份遮蔭處, 因為我這兒的陽光威力不同小可, 以前就曾經種了號稱需要全日照的植物, 結果植物就常被曬得奄奄一息, 衡量再三之下, 決定將所發出的植株, 分成三組, 各種在不同的區域, 每一區每天日照時數不等來實驗.
琉璃苣的花和葉, 據說都可入菜, 不過隨著植株長大, 我發現葉片越長越粗, 上面的絨毛小刺也越來越密, 看起來不甚可口, 所以就打消念頭了.
六月初開始看到花苞, 這時是日照最長的這一區, 看起來植株的狀況最好.
葉片變得好粗, 這樣拿來吃, 我覺得需要些勇氣, 猜想是新葉才能食用.
不過琉璃苣從尚未開花時的含苞待放, 每個花苞絨絨胖胖的, 到開花後那純淨的藍色花瓣, 都很讓人喜愛, 也就變成單純的賞花性質了.
花朵呈下垂的角度, 通常得靠另一隻手的幫忙, 在底下扶著植株, 這才能拍攝想要的角度.
此地夏天熱得晚, 等天氣一熱, 整個植株迅速再長大, 莖變得又大又粗, 不過卻無法支撐上端大量的花朵重量, 很容易就東倒西歪.
這時我種在樹下, 日照最短區的那幾棵, 就長得極度營養不良狀, 被我宣告無可救藥, 乾脆拔掉.
此地市面上賣著由琉璃苣所提煉出的保健食品, 是我對琉璃苣留下印象的主要原因. 由種籽所提煉出的琉璃苣油, 因其成份含有大量的γ-亞麻酸, 脂肪酸, 棕櫚酸等, 在攝入人體後能轉化成抗發炎前列腺素, 此外琉璃苣油可以取代月見草油, 治療風濕, 濕疹和月經不調, 扮演腎上腺的滋補品以及腺體的平衡者, 包含使循環系統功能正常, 以及肌膚, 指甲健康所必需的礦物和必需脂肪酸, 好處不是只有兩, 三點, 可以說是目前在有機健康的時代潮流下, 很夯的產品.
乾燥的花也可以泡茶, 並且還是一種藍色的食品著色劑.
琉璃苣花的造型特殊, 正面看像朵星星, 所以又有藍星花的稱謂. 從這個角度看, 像不像是正翩翩起舞的舞者?
從較遠的地方照植株全景.
由於具有抗發炎的效果, 近來實驗證明對異位性皮膚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療效, 不過使用起來免不了也有所謂的忌諱.
像是孕婦或正在哺乳的媽媽, 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勿用, 另一種說法是可能有抗凝血效果, 因此凝血障礙, 服用抗凝血劑或開刀前兩周患者請小心.
到了七月下旬, 八月上旬時, 植株已長得有點過大, 而且不少花串長得歪斜倒地很亂, 還被我大肆修剪一番, 清點空間給附近的植物.
琉璃苣花的花語是勇氣. 這或許和其葉子與花的萃取物, 可以促進腎上腺素分泌, 解除緊張和抑鬱有關, 相傳中古世紀有很多競賽選手, 時常飲用琉璃苣茶來鼓舞士氣. 十字軍東征前, 更以琉璃苣花浮在餞別酒上敬祝戰士, 激發戰鬥勇氣呢.
整體來說琉璃苣在北加灣區是相當好種的植物, 給它充分的陽光, 別忘了澆水, 就可以欣賞好幾個月的藍星, 此起彼落地出現. 它的藍, 給人一種好不真實的感覺, 用琉璃來形容, 我覺得還相當貼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