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鈴又有人稱為珊瑚鐘, 是家中元老級的植物, 當初是參加了柏克萊的年度原生植物銷售活動, 帶著阿公阿嬤去看, 買了好幾盆植物回家, 其中珊瑚鈴就紅葉綠葉各買了一盆, 當時珊瑚鈴就是這兩種顏色, 不過近年來又多了好多不同種的變化, 除了不再單色, 也出現黃色橘色甚至近似黑色的葉片.
珊瑚鈴在庭園中或是盆栽中的用途可算是百搭, 在北加灣區是終年長青的植物, 由於特殊的色彩, 和別種植物混種常有意外畫龍點睛的效果, 這些年來的觀察, 覺得這種植物能伸能屈, 對於土壤陽光甚至水份都有著很大的彈性, 所以幾天不澆水也沒關係, 澆太多也無妨, 唯一可能會損傷植物就是過長的烈陽日照, 不過這也是每回熱浪來襲時才會發生的現象.
珊瑚鈴有著地下莖, 由於根著土不深, 可以很容易將根挖出來分株, 我曾試著將地下莖切成幾份再分種, 都存活了下來, 不過在幾處地點比較, 感覺還是日照時數較少的地方, 會長得比較好, 尤其是綠色的品種, 對陽光比較敏感.
上圖是春天發出新葉的模樣.
會叫做珊瑚鈴, 是因為它的花很小, 很像是一串小鈴鐺似的, 綠色的珊瑚鈴開的是紅色的小鈴鐺, 紅色的品種, 則開的是白色的花, 以花來說是綠色品種的漂亮得多, 但要觀葉的話, 無疑是紅色的搶眼, 由於花小不太起眼, 一般人種珊瑚鈴, 就是衝著它的葉子, 即使是綠葉, 也因為它的葉形特殊, 和別種植物種在一起, 仍有加分作用.
整個植株展葉的模樣, 加上特殊的葉色, 不難想像珊瑚鈴深受園藝者的喜愛.
珊瑚鈴的花好小, 伸的好長好長, 所以到後來會變得有些東倒西歪, 花期約為晚春初夏期間, 花開完我就速速剪掉, 因為好看的還是葉子, 這樣看來清爽漂亮些.
上面是紫紅珊瑚鈴的花, 含苞待放和綻放的模樣.
據說澆水是最好不要沾到葉片, 不過因為加州很乾, 不會有因葉片太溼而導致生病的問題, 種了這麼多年, 沒碰上什麼問題.
小紅鈴鐺, 要透過鏡頭來放大, 這才能好好欣賞.
白色小花則更不明顯.
慢慢地我對這種植物的喜愛逐年而增加, 現在會想要試著多增加點顏色, 珊瑚鈴的原產地就在北美, 不知台灣有沒有這種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