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灣區多年, 每年固定會去果園報到的我們, 到了今年才首次摘藍莓, 摘藍莓的地點並不在我們向來去的Brentwood, 這點我有些好奇, Brentwood的果園超多, 但為什麼可摘藍莓的果園幾乎是沒有? 這次我們選的VanderHelm果園地點是在更往內陸開的Modesto, 從家出發要開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除了遠地點也荒涼, 要不是當天摘藍莓的過程很愉快, 我們以後應該是懶得來, 換句話說就是沒想到摘藍莓這麼有趣啊!
農場的進口很窄, 不過裡面柳暗花明, 好大的一片碎石子地停車場, 這一帶真是農業區, 四下沒什麼房舍, 眼前就是這麼一座大倉庫, 走去瞧瞧唄.
農場主人大約和我們介紹了果園當天可供摘取的水果分佈區域, 我們才知道這家果園佔地很大, 上圖照片中背景遠方的大樹那兒就是果園的盡頭, 前方是佔了絶大比例的藍莓叢, 之後還陸續種了櫻桃, 桃子和杏桃, 以及李子和杏桃交配後的品種, 不過當天除了藍莓之外的水果, 不是已摘完就是還太生, 我們就把重心放在摘藍莓上. 老闆給了我們小桶子, 大家就出發去採藍莓去.
這次來摘藍莓, 我才知道原來藍莓的品種很多, 這家果園就種了超過十種, 果園中每一行種的是什麼品種, 在步道口都會標明簡單易瞭, 而不同種的藍莓原來也可吃出滋味的不同, 有的偏甜, 有的偏酸, 還有的會有特殊的香味, 不立刻比對還真不會有如此強烈的對比.
看果園的介紹, 不同種的藍莓, 成熟的季節也會有稍許的不同, 所以在彼此產季互相重疊下, 整個的藍莓季可以從五月一直到七月, 和別種水果相比是長得多了, 我們原來也會有點擔心會不會來晚了, 藍莓就會被摘光了, 當天看到果園藍莓結果的狀況, 發現產量很驚人, 要把這些藍莓都摘盡我是覺得多慮了.
上圖照片的白木牌, 標著這一排的藍莓是名為"Snowchaser"的品種, 這是一種產季較早的品種, 以我們當天六月初來摘, 產季已經持續約一個月, 果實是比較少了, 看起來大概是較大顆的都已被摘掉, 但滋味很不錯, 完全不可以尺寸來貌相.
藍莓因為色澤深尺寸又不大, 很難在遠距離照出結實纍纍的樣子, 不過大家可以看看這家的藍莓園有多大, 像這樣深遠一大片的藍莓園只是果園不到一半的規模喲.
我是沒想到小仔來藍莓園特別開心, 因為他很喜歡不用吐籽的藍莓.
藍莓特別喜歡酸性土, 不過院中的土都是鹼性黏土, 因此我向來是種在盆中, 種了好多年也從來沒有一次像樣的收成, 原來藍莓植株上一次可以結這麼多的果實, 當天看了實在是好羨慕.
我們忙著試吃不同品種, 又忙著照相, 大家喜歡的品種不太相同, 最後就分開各自行動.
好多好大粒的藍莓喔, 讓人看了好心動! 我們特別選了天氣較為涼爽的一天前往內陸, 建議要來摘藍莓, 一定要戴帽子遮陽, 而且最好不要在下午烈日下摘, 我們當天下午兩點多離開時, 幾乎已經是最後一批客人, 當時的氣溫真的會讓摘果客怯步的.
近距離照藍莓, 有點變成葡萄的錯覺.
藍莓結實纍纍的模樣, 其實也很誘人.
這款"Star"品種我還蠻喜歡的, 當天摘了不少.
好像來包場似的感覺也很好, 因為人少所以完全不需要戴口罩.
勤奮地我們努力工作著, 手裡和嘴裡都沒閒著, 這輩子也從來沒有吃藍莓吃得這麼過癮過.
原本以為摘滿這些小桶子很容易, 但好像不是挺容易啊! 天氣實在有點太熱了.
準備要收手了, 回頭照一下果園, 完全看不出是豐收的模樣啊!
我們將幾個桶子的併裝, 居然連一桶也沒裝滿, 果園收一磅$4, 我們應該是摘了不到8磅, 美金30元有找.
這時我們才注意到倉庫裡標了當天可摘的藍莓品種, 以及它們的味道是偏甜還是酸, 其實有些偏酸的我們反而覺得比較好吃呢, 像是"Suziblue"品種姐姐就很愛, 我們也摘了不少.
離開前我們特別和倉庫門口的一棵大樹合照, 這棵樹開滿了金黃色的花朵, 平時不常看到. 後來有次小仔上網球課時, 我們去社區散步, 也發現有一家種了這種樹, 不知是否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植物?
上面就是當天我們摘的成果, 這家果園居然還有集點的制度, 以每$5算一點, 當天我們摘了不到$30, 被算累計了6點, 集滿10點就可以免費$10, 鼓勵大家多來採摘, 我還特別詢問是否明年可以繼續累計, 老闆也說沒問題, 看來為了集點, 我們再度前來的機率是相當高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