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許還記得之前寫了篇文, 紀錄了我花了三年的時間, 這才成功種出飛燕草, 總算辛苦有了代價, 去年聽說了這號稱為小飛燕草的植物, 而且要比正宗飛燕草好種得多, 所以就決定來玩玩, 果然小飛燕草有很多的優點, 讓我對它的印象還不錯, 會是我考慮來年再種的花卉.
小飛燕草和飛燕草除了植株上尺寸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小飛燕草是單年生的植物, 所以比正宗飛燕草長得快, 去年秋天播種後, 到了年底已經冒出不少的幼苗, 它一開始的葉子還挺可愛的.
一個月後在盆中已經長得很茂盛, 應該可以移盆了, 不過當時灣區正冷, 我院子去得次數也較少, 決定再等等.
上圖是二月初的模樣, 葉子又有了點進化, 有點像是波斯菊的樣子吧?
三月份是植株急速抽高的月份, 植株的頂端, 也出現了好像是會變成花苞的東西.
到了四月已出現了不少花苞, 查了資料, 小飛燕草的花, 常見的有各式的粉色和紫色, 接下來就是等開獎, 看我可以種出什麼顏色的品種.
上圖的花苞, 已經可看出是粉色的花.
飛燕草是屬於喜歡涼爽的氣候, 零度上下的溫度也無妨, 不過相較於大飛燕草不喜過度直曬, 我覺得小飛燕草在這方面耐種得多, 在大太陽下烤曬, 不用天天澆水, 也不曾看過它萎靡不振呢.
四月下旬終於綻放, 這時也可以瞭解為何這植物叫小飛燕草, 開花的模樣真的感覺好像喔.
只不過小飛燕草的花與花間的距離比較稀疏, 不像大飛燕草開得一叢一叢的.
再來是深紫色的, 也還不錯.
由於開了不少, 我試著剪了一些到室內插瓶, 進而發現小飛燕草的花期長, 而且竟然乾燥後的顏色仍很漂亮, 我後來都不插在水裡了, 這種花各色混種, 除了是很棒的切花, 在院中生長著也會有股鄉村農舍風呢.
小飛燕草的原生地在歐洲和西亞, 又有"千鳥草"的別名, 花語為慈悲, 關愛別人.
之前在社區散步, 我看到有人將小飛燕草就種在籬笆外三不管的地帶, 照樣長得很好, 下回可以來試試直接灑籽於院中.
飛燕草不管大小, 全株都有毒性, 這是在賞花之餘要留心的事, 家中有養動物或是有小小孩的, 千萬不要因為被花吸引而想要試著吃它啊!
五月中旬這才終於看到全白的品種.
這款粉中帶紫的變化, 比單色又來得好看些.
還出現了桃紅的品種.
到了六月中旬, 發現了這款白色帶著淡紫的品種, 以花色的可能性來說是比大飛燕草來得繁複, 但因為大飛燕草會開藍色的花, 紫色系的變化也更迷人, 所以是說各有擅場. 以種植的難易度來評判, 小飛燕草則是大獲全勝, 亳無懸念呀! 還有另外一個小飛燕草的優點, 那就是收籽容易, 到了七月我已經收了好多, 看來明年一定會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