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裡這是我至少第三年嚐試種冬瓜, 不過卻是頭一回能夠正式地收成, 這次能夠吃到自己種的冬瓜, 也算是了了一項心願. 這次能夠成功的原因, 我想家中的花房功勞不小, 提供了更為溫暖的環境, 讓瓜藤的成長如虎添翼呀!
這一回的育苗, 最後是長出了四棵, 在移植到大盆前, 植株都長得很小, 沒有什麼活力似的, 本想等它們長大一點再移到大盆, 但覺得好像長得很慢, 就決定提早移盆了, 好在提早移盆, 在這之後植株就迅速抽大, 藤蔓的觸角好像被仙女棒點過, 在花房內四處攀爬, 不過整個夏天只見不斷地開花, 果實卻一直遲遲未出現.
一直到了八月底, 這才在花房內頭次發現, 看起來很有希望的果實.
之前為了想要比較一下, 將其中的一棵, 移到了室外種入院子土中, 不過看起來還是在花房內的較有精神. 一週前剛發現的果實, 也已經長大不少.
九月下旬這才發現了第二顆冬瓜, 而且已經不小了, 這第二顆冬瓜的形狀, 竟然是渾圓的, 完全不像傳統冬瓜的長條形.
十月中旬將第一顆冬瓜採收了, 雖然只是種在盆中, 份量還不小, Ally在鏡頭前演得有點誇張了, 呵呵. 由於我家兩小都不願吃, 所以這顆冬瓜已經很夠我們兩個大人吃了.
透過兩小和別種收成的作物, 來襯托冬瓜巨無霸的尺寸.
十月的時候吃了好多次的冬瓜湯, 邊吃邊想著該去華人超市買點蛤蜊配著吃就更鮮美啦! 老公平時就很愛吃冬瓜, 這回吃到自家種出的冬瓜, 已經非常滿足.
若不是想到冬瓜蛤蜊湯, 我真是超久沒有在自家吃貝類了, 原先想買的小蛤蜊沒買到, 結果買了較大的貝來煮, 老公更是吃得眉開眼笑.
十一月時吃掉第二顆冬瓜, 這次就改用滷的. 到了十一月中旬, 家中的第三顆冬瓜又快要可以收成, 這次就決定轉送給鄰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