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這種花, 是因為附近的鄰居庭園內出現, 隨著瞭解愈多, 近幾年來逐漸成為我最感興趣的開花植物, 不過此地園藝店內不常看到販賣, 偶爾看到一盆叫價都要$25起跳, 這成本對我來講太高了, 所以就想要試著從零開始.
祕魯百合的學名為Alstroemeria Hybrida, 又有水仙百合或是印加百合的名稱, 屬於百合科的寒帶球根花卉,原產地在南美洲, 包括了智利、秘鲁、巴西、阿根廷, 不過最為普遍的英文名稱即為Peruvian Lily, 讓祕魯獨沾其光了. 1754年引種到英國, 直到20世紀50年代在歐美用於切花觀賞後,開始迅速發展, 目前荷蘭在祕魯百合的新品種選育、繁殖和生產方面都領先於各國. 我查到祕魯百合又有個"六出花"的名稱, 應該是指這種花每朵花有六片花瓣吧. 當初在網上搜尋販賣球莖的商家, 發現單價還是很貴, 平均一顆球莖也要超過$10, 再加上稅和運費, 由於祕魯百合要種多一點才會好看, 所以很自然地我就開始找比球莖更便宜的種籽, 也把難度的門檻又提高了.
在網上找來找去, 最後還是在亞馬遜網站裡過濾賣家, 選的這家網上其實負評還不少, 很多人買了來種, 卻發芽率低甚至全軍覆沒, 但在各方面評估後, 我覺得這家是在種籽數量和價位上最讓我能夠"勉強接受"的, 由於看了太多不太好種的評語, 我事前也在網上作了不少功課, 發現種這花其實有個小撇步, 決定來實驗看看.
祕魯百合喜温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但是夏季需凉爽,怕炎热,在很熱的地區最好還要有半遮蔭的地方,需要有至少數週的寒冷期來促進發芽, 為了保險起見, 我收到種籽後就直接放入了冰箱, 而且一放就是幾個月, 一直到今年早春, 戶外天氣仍很冷時, 先在花房內育苗, 到了四月上旬(如上圖), 發芽率遠超出我的預期.
到了六月中旬, 經移盆後的成長模樣. 祕魯百合的品種極多, 我所種的品種是屬於長枝的品種, 適合拿來當作切花, 另外還有不少大概高度僅有30公分到50公分, 不到成人膝蓋高度的品種.
眼看發芽率不錯, 我又用大盆直接灑籽, 種了第二波, 因為當初買的種籽有兩百顆, 所以這回就大膽地灑, 不過聽說這種花一旦成長穩定後, 在土下橫生得很嚣張, 是屬於不太需要維護的植物, 很多地區還把這種植物視為野草級, 對原生植物生態造成威脅呢, 還是為了保險起見, 我沒打算將種籽直接灑在院子裡. 第一批灑的種籽, 到了七月上旬, 首先看到了花苞待放的模樣, 當時心情真是雀躍得不可言諭, 一方面也是沒想到種的第一年就可以賞花了.
其實我覺得祕魯百合的花朵, 看起來更有點杜鵑花的樣子. 伸長的枝子頂端, 可以陸續開個十數朵. 當初網上看的照片是多彩繽紛, 不過種出來卻似乎只有一種, 因為花期長, 從剛綻放到花謝, 在色彩上會由濃轉淡, 基本上主色都是粉紅色.
祕魯百合最特別的是花瓣上中兩瓣和下方一瓣有鮮艷的斑紋,主要原因是為了吸引原生地的蜜蜂授粉,由於蜜蜂分辨不出紅、黃、藍,因此祕魯百合花瓣演化成具有黑色斑點的特徵,用以吸引蜜蜂的注意,前來採蜜而達到授粉的目的.
祕魯百合其實最讓我瘋狂的地方, 是它的色彩變化極多, 彩虹七色當中大概只有藍色缺席, 此外還有杏色, 鮭魚色, 白色, 黑色, 棗紅色等, 隨著新品種持續開發, 大概是除了玫瑰花, 鳶尾花之外, 又一種色彩極多的花卉.
由於祕魯百合花期長, 買切花回家插瓶的壽命可以長達兩週, 色彩又多, 花語是友誼和永恒不變的愛與承諾, 在切花市場上行情很看俏, 老公也己經連續兩年在我生日時, 選擇送祕魯百合, 今年買的花束裡就有七種不同的祕魯百合, 實在是超級賞心悅目, 在祕魯百合的續篇中, 再來和大家介紹.
第二波灑下的花籽, 到了七月中旬, 也已經長得非常茂密了.
盛夏時分也是植株開得最璀燦的季節, 不時我也會剪些進家裡插.
上面這張照片, 也可以來對照一下花朵在前期和後期不同的顏色.
雖然網上說祕魯百合喜歡溼潤, 但在乾旱的加州夏天, 我其實覺得祕魯百合還蠻耐旱的, 只要陽光不會太烈, 一般來說植株都看來極有精神, 進入十月後, 感覺花開得比較少了, 第二波所種的很多枝子都來不及看到花苞了.
九月初去朋友家作客, 我也在院中剪了幾支祕魯百合裝袋, 拿來當作小禮物.
猜想今年冬天若無意外, 應該明年春天這些植株會重新發芽吧, 不過勢必要再增添別種色彩的祕魯百合, 待我在網上再來查一查, 希望明年的花園又有新氣象.
留言列表